close
資產管理中心疑慮仍大

政府積極想發展台灣做東亞的資產管理中心,上個月金管會提出了方案,但相關部會有不同意見,我們也提出質疑。上周政府再度開會,討論有爭議的項目。然而,主管單位並未提出新的方案或解決爭議的辦法,相關部會仍持不同意見,我們的質疑也未得到回應。

先就租稅減免的爭議來看。金管會的方案是一定期間內將海外資金匯回存入OBU(國際金融業務分行)者,個人免徵利息所得稅、免計入遺產總額;停留八年以上 首次辦理移轉的資金,免贈與稅;OBU銀行業者免徵營業稅和印花稅;OBU資金轉入DBU(外滙指定分行)投入愛台12大建設,可給優惠。要這麼多優惠才 能把資金吸引回來,等於是否定去年政府說遺產稅降至10%即可吸引資金回台的主張;而停留八年以上要給更多優惠的做法,也將使稅務行政極為繁複。我們上個 月即指出,這麼多優惠不只是對資金留在國內的人不公平,要這麼多優惠才辦得成的業務,從學理上來看就是不值得做的事。但主管單位似乎未能提出有力的答覆, 也未提出辦法,財政部當然繼續反對。

再看資金進出的問題。上月各部會討論時中央銀行已指出,資產管理中心帶來的大量資金進出將破壞新台幣的穩定,從而傷害出口產業。我們也指出,我國若在近幾年真的成功吸引進大量資金,它所造成的升值壓力可能會使我國景氣比外國更慢恢復。這個問題政府部門似乎也仍無適當對策。

18年前我國想發展國際金融中心時,即想以新加坡為模範,因此很多人早已知道新加坡模式。若新加坡模式可解決我們的問題,各部會應早就可學習新加坡而提出 可行的方案。18年來,國際也有很多經驗,除了邱正雄副院長提到的南韓危機,亞洲金融風暴時香港受到的投機客狙擊,以及去年冰島幾乎破產的經驗,都是國際 金融業務可能帶來的重大風險。

所以,政府不要只看相對較成功的新加坡,更應該充分研究這些危機的經驗,然後具體告訴人民,說這些危機不會發生在我國,或同樣危機發生時我們將有的對策。

各種對策都是有成本的,有時候成本甚至可能比利益還大。例如我國近十年有大量外資流入購買股票,常識的看法是我國得到這些資金來發展我國的股市和投資。但 實際上,我們幾乎可說沒有得到資金。由於我國儲蓄率甚高、資金甚多,我們不必甚至沒有能力把收到的這些外資用掉,它們大部分成為我國的外匯準備。為防止這 些外資流出時造成匯率劇變,我們也不得不把流入的外資保留做外匯準備。於是,流入的外資大部分又用外匯準備的形式借給外國人,整體來看我們也就沒有真正得 到外國的資金。我們得到的乃是外資帶來的信心、冒險精神,還有炒作股票的動力而已。

國際資產管理中心管理的資金多要用於外國投資,那些資金本來就不是留在國內或我國的外匯準備中。但當那些資金忽然要大量撤出時,卻可能要由外匯準備來支持 才不會發生危機。換言之,我們不只可能沒有真正得到資金,還要多些資金擺在外匯準備以防止危機。我們希望政府瞭解,國際資產管理中心並沒有為國家真正吸引 資金的功能,政府應正確評估其他利益及配套措施,再決定要不要積極發展國際資產管理中心。

【2009/06/21 經濟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杰 Jack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