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遇「動遷」/要糖吃 得厚植談判實力
【經濟日報╱記者/林安妮】
2009.07.15 09:29 am
熟悉大陸動遷、土地法的上海律師王凡指出,台商碰上「動遷」,有三件事最要緊,一是盡可能爭取最大利益,二是透過租賃廠房,先搬遷一部分生產力,第三是找來專業第三機構進行廠房、土地估值,以便確認手上談判籌碼。
不少大陸民眾收到動遷令,經常會把它當成發財機會,原因是主事拆遷的大陸各地土地儲備中心或招商局,多半會以土地或廠房在拆遷前的市值,作為補償基礎,然後一路往上要價,就連「門外一磚」或是「門內一丁」都要拿出來喊價。
對於本業是生產製造的台商來說,總是不耐長時間的談判要價,甚至當成是衰事看待。
王凡建議,碰上動遷,莫急莫慌莫害怕,最好把它看成是一場商業談判,瞭解自己手上籌碼,做好備案,往往都能取得不錯的談判成果。
他說,台商一聽到有動遷的風聲,最好趕緊找來第二生產基地,並挪撥部分生產力,以防在談判過程中,妨礙到工廠正常營運。
此外,也最好找來專業機構協助評估,究竟取得多少補償金才算合理,確定了籌碼,就比較容易和對方談判。
大陸對於動遷補償,設有一定的項目和補償標準,王凡認為,在討價還價過程中,不妨也要求必須列入與員工解除勞動合同必須支付的補償金。
【2009/07/15 經濟日報】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