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崗喬裝揪漏報…查稅諜對諜
2010-07-25 中國時報 【沈婉玉/台北報導】
國稅局查緝逃漏稅,手法愈來愈多元,從站崗查稅、假裝顧客上門消費、受理檢舉等方式都有;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收銀機不設總計、用收據換發票,店家也有一套應對方法,上演一齣齣精采查稅、避稅諜對諜大鬥法。
談到繳稅,人人討厭。基層稅務員一出現,經常會被店家臭罵「死要錢」。但賺錢就需要繳稅,依法有據,逃稅結果可能更慘。以府城小吃美食出名的台南市,屬於南區國稅局轄下,曾任南區國稅局副局長的賦稅副署長洪吉山指出,當時很多知名小吃店,利用收銀機沒有「總計」功能的漏洞,雖然「誠實」開立統一發票給顧客,但卻在每期申報營業稅時,故意短漏報三成到七成的營業額,企圖逃漏應繳稅負。查稅的稅務員發現,店家生意愈來愈好,但奇怪的是,為什麼收入愈來愈少,甚至營業量比過去用查定額課稅時還低?基層稅務員察覺有異回報,揪出此案。
國稅局因此展開專案調查,洪吉山回憶,為找出事實,抓出「凶手」,國稅局派員日夜分兩班站崗,結果發現短報銷售額情況嚴重。光台南市一地,至少就有三十五家營業人,漏報銷售額超過四.五億元,補稅加罰金額至少在二千萬元以上。
洪吉山說,國稅局為了清查,在暑假期間還特別雇用工讀生一一比對發票金額,把逃漏稅狀況抓出來。意外收穫是,基層稅務人員因為每天都埋首在發票堆中,還因此發明可以邊算營業額,邊把發票捲好的新機器,「節省不少時間喔!」洪吉山得意說。
也因此,財政部今年特別修訂了「營業人使用收銀機辦法」,要求店家的所有收銀機必須能列印出合計、日計以及月計等統計與列表性能,並要求能保存每部收銀機的銷售金額日報表和月報表至少五年期限。洪吉山表示,要判定營業狀況,仍需實地查核才夠準確,「坐在辦公室吹冷氣是查不出來的。」
另一有名避稅鬥法案,是著名的金山鴨肉店開收據換發票案例。逛金山老街必嘗的鴨肉店,在非假日每天最少可賣出一百五十隻鴨,假日幾乎都得排隊取菜,過去店家都沒開發票。在輔導後,雖然店家已經開立發票,但玄機在消費者付完帳後,只先拿到一張單據,要索取發票,必須在另一個特定櫃臺換取,因此很多人嫌麻煩,就乾脆不換發票。
北區國稅局官員指出,這就有讓業者操作避稅空間,因此,派稅務員實地稽查才找出「真相」。不過稅務官員強調,政府查稅,店家誠實納稅,關鍵仍需要靠消費者一起幫忙,消費時一定要索取統一發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