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查稅 補漏目標增至1,000億人民幣
* 2009-08-06
* 工商時報
* 【康彰榮/綜合報導】
為解決今年財政赤字困境,中國稅務總局近日下發通知,決定加強對股權交易、反避稅、房地產業等領域的稅收徵管,而今年稅務查補收入估計達1,000億元人民幣(下同),比去年增加1倍。可預見各地稅務機關下半年將加大查稅力道,其中反避稅部份攸關台商甚鉅,有必要提前因應。
受到4兆刺激經濟方案等政策的影響,今年中國財政捉襟見肘,發改委官員曾預估赤字將達1.1兆元,佔GDP比重的3.5%,超過3%的國際警戒線。為此,中國稅務單位近期加大查稅動作,藉此增加財政收入,而長三角和珠三角台、外資企業首當其衝。
據跨國性會計師事務所透露,今年6月以來,已有不少大陸台商遭到查稅而尋求協助。
新華社報導,稅務總局最新下發的通知,針對企業部分,將防止利用海外註冊企業進行避稅、防止跨國企業將境外虧損轉移境內,同時,還將加強對建材、鋼材等大企業重點項目檢查。
通知指出,對「非居民企業」轉讓境內股權交易的,將即時收集交易信息,掌握交易的經濟實質,識別和防範非居民企業濫用組織形式、濫用避稅地、濫用稅收協定的避稅行為。
稅務總局稱,將在全國範圍內開展「非居民企業」專項檢查。對「非居民企業」承包重點工程項目、境內企業向非居民企業派發股息、分配利潤、支付利息以及「非居民企業」股權轉讓等進行調查,發現問題要依法及時追繳稅款。
通知稱,將強化全國聯查、區域聯查和行業聯查,重點調查長期虧損、微利卻不斷擴大經營規模的企業,切實解決利用關聯交易、資本弱化、假「來料加工」等方式避稅問題。
稅務總局強調,要強化對跨境關聯交易監控,重點監控在中國境內承擔單一生產、分銷或合約研發等有限功能和風險的企業,防止跨國企業在金融危機背景下,將境外企業的經營虧損移轉至境內關聯企業。
另外,通知還指出,將加強專業市場和個體工商戶的稅收管理。重點檢查裝飾、建材、鋼材、家具、服裝、餐飲、娛樂、美容等行業。
稅務總局稱,要加強大企業和重點項目的檢查。重點加強固定資產評估增值、股權轉讓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土地及房產轉讓所得、境外投資收益、土地增值稅提取後掛賬不交稅款、超標準提取年金等關鍵項目的專項檢查。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導,今年大陸稅務機關稽查查補收入的任務,已從年初的700億元增加至1,000億元,比去年513.6億元增加近1倍。
由於國稅總局針對銀行、保險、石化等60個重點企業的稅收自查工作,已於7月20日截止,預料稅務機關接下來將展開更多的查稅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