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轉讓定價成稅務監管重點

 

資料來源:大陸每日經濟新聞

 

「過去的6個月至一年時間內,中國在稅收監督和徵收力度上有了很大提高,特別是在轉讓定價方面,過去12個月的力度是史無前例的。」安永華中區稅務服務主管合夥人唐榮基昨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安永昨日(25日)公佈的一項涵蓋全球49個稅務當局的調查結果顯示,金融危機衝擊下,各國政府需要提高財政收入以應付充滿挑戰的經濟環境;與此同時,各國稅務當局幾乎毫無例外地在轉讓定價調查方面投放了更多資源。

 

  轉讓定價成最重要的稅務問題

 

  通俗地講,轉讓定價是指兩個或以上有經濟利益聯繫的經濟實體在銷售產品或服務中進行的價格轉讓。在實際操作中,一些公司不以市場供求制定價格,而是以公司整體利潤指標來制定價格,從而以高於或低於市場正常交易價格進行交易,達到少繳稅的目的。

 

  「轉讓定價是一個中性詞。」安永稅務與商務咨詢合夥人田雯琦表示,「只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有一些彈性空間,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灰色的區域。」

 

  由於金融危機導致全球經濟衰退,各國政府均面臨著財政赤字增加和採取財政刺激方案,需要尋求稅務收入作為抵消,因此,許多國家和地區的政府不斷加強在立法工作。特別是鑒於轉讓定價的基礎性因素,各國紛紛加強在轉讓定價方面的資源投入。

 

  「中國政府的目標是在2011年前,令專職的轉讓定價調查人員數量達到500人。加拿大的專職調查人數已數以千計。」田雯琦表示,「轉讓定價法規在中國已經到位,並正邁向執法階段。」

 

  安永昨日公佈的調查結果還指出,引發潛在轉讓定價調查的情況包括集團公司出現波動的利潤水平或持續的虧損、企業重組、數目龐大的公司內部管理費或特許權使用費、與位於避稅港的集團公司交易等。

 

  報告還稱,由於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稅務當局日漸採用不同的轉讓定價要求,跨國企業也在面臨新的風險。安永遠東區轉讓定價服務主管 LuisCoronado表示,「我們的調查顯示,近年來出現大量的國際轉讓定價法規,並且出現受高度關注的案例及地方稅務當局對執行顯著加強。全球各地的企業稅務負責人將其看作公司最重要的稅務問題。」

 

  四季度監督力度仍會加大

 

  按照國稅總局出台的新處罰規定,如果跨國企業在中國的單一生產企業如果報虧損,就需要提交同期資料。但同期資料準備起來成本非常高,如果不能提交,企業就只能選擇補稅,同時國稅總局對此也有核定權,這也成為企業最擔憂的事情之一。 →注意:企業可自行準備資料,不一定需要委外處理。

 

  田雯琦表示,「此規定是以針對在經濟危機下的不當利潤轉移為明確目標。稅務當局的看法是,在中國境內看似賺取的利潤不足夠的公司將會被認真地審查,並需要完整記錄其商業合理性以證明其盈利狀況。」

 

  事實上,在稅務部門對轉讓定價的稅收加強監管力度背後,正是中國政府此前提出的2009年GDP增速、全國財政收入增長「保八」的身影。在全國財政收入中占比高達90%的稅收收入今年上半年不增反減,直到5月份才轉為正增長。為了達成預定目標,國稅總局在4至7月間重點進行了兩批大型企業的稅收自 查;9月份進入稽查階段。

 

  稅收監督與徵收力度加大,某種程度上也促成了財政收入好轉。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稅收收入45057.56億元,同比增長2.2%。

 

  唐榮基表示,「稅收自查工作取得了較大進展,儘管第三季度財政收入實現正增長,但距離保八的目標尚有一定距離,預計第四季度稅收監督力度仍會繼續加大。」

 

黃杰推薦延伸閱讀:

國庫找錢贈與補稅案大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黃杰 Jackie 的頭像
    黃杰 Jackie

    黃杰稅務E部落

    黃杰 Jack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