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社論-台灣出口成長的真相

2010-09-11 工商時報 【本報訊】

 今年以來台灣出口成長極為驚人,日前財政部公布8月海關統計時指出,我國出口創下金融海嘯以來的次高水準,出口前景相當樂觀;但同一天國貿局也發表看法,認為台灣今年1~8月的出口總額仍低於2008年同期,呈現1.48%的負成長,表現較韓國遜色。

 我們要為國貿局的這篇貿易分析喝采,因為在當前各部會慣於說好話的此刻,國貿局願說真話,更顯得彌足珍貴。大家應該不會忘記,就在幾週前,當貧富差距的倍數擴大時,相關部會迫不急待地解釋台灣的情況比其他國家輕微;而當貧窮線以下家庭創新高時,內政部也立刻發布新聞稿說,這是政府福利效應擴大所致。此外,各單位更是努力不懈地去尋找發掘台灣在全球表現優異的指標,日前經建會就從洛桑管理學院(IMD)的競爭力報告,發現台灣在「創業家精神國際競爭力」居世界第三,特別撰寫新聞稿對外發布。

 我們認為,各單位最近如此熱中正面解讀經濟指標雖不算說謊,但所說的皆是「選擇性的事實」,而沒有說出「全部的事實」。例如台灣在2010年IMD細項指標排名,如服務貿易出口占GDP比率排名第30、財政赤字占GDP比率第22名,這些同樣是事實,但行政院何曾拿出來公開虛心檢討?再如幾年前台灣每人GNP輸給南韓,我們官方的解讀更妙,說這是匯率因素使然,若採用PPP(購買力平價指數)計算,台灣反而領先南韓。官方擅於發表選擇性的事實,擅於樂觀解讀指標的慣性,於此可知。

 這次國貿局在各界對台灣外貿一片叫好之際,主動跳脫年增率的迷思,改與金融海嘯前的出口規模比較,亦即以2010年1~8月的出口與2008年1~8月進行比較,結果呈現衰退1.48%,反觀南韓卻成長2.85%,國貿局對此直言不諱地表示:台灣表現遜於南韓。事實上,若以一般所慣用的年增率進行比較,台灣是優於南韓的。今年1~8月台灣出口年增率44%,同期間南韓年增率僅32%,依當前各部會正面解讀指標的風氣,國貿局大可採用年增率進行台、韓比較即可,如此既不必花功夫去找歷年資料研究,又可以得出令府院高層興奮的結論,何樂不為?但國貿局寧可說真話而不說動聽的話,寧可說出台灣依舊不如南韓的事實,這種勇氣令人尊敬。

 必須瞭解,今天台灣外貿仍潛藏許多隱憂,這些隱憂在2008年底的金融海嘯期間暴露無遺。在那段期間,台灣所獲得的訂單寥寥無幾,而製造業存貨率更史無前例地升逾100%。所以如此,是因為台灣過於仰賴代工,當景氣衰退時,自然就成為被抽單的主要對象。台灣今年以來雖逐漸走出海嘯陰影,出口已逐月回升,但那個導致台灣在海嘯期間訂單流失、存貨無處可銷的結構因素依舊存在。令人遺憾的是,這段期間政府除了天天沉醉在上半年13%的高經濟成長、逾40%的高出口成長之外,何曾見到主管部會針對這個長期結構因素,採取了什麼做法?這就是台灣經濟隱憂所在。國貿局在此刻發表這樣一篇報告,可謂是暮鼓晨鐘,值得再三省思

 讀過三國演義的人也許還記得第九回的情節。那時董卓急於稱帝,忽聞漢帝準備禪位於他,並已築好「受禪台」,即樂不可支地啟程返京。途中車子壞了,他的幕僚解讀為:「太師應受漢禪,棄舊換新,將乘玉輦金鞍之兆也。」沒多久,狂風驟起,昏天蔽日,董卓又問幕僚這代表什麼意義?幕僚又正面解讀:「主公登龍位,必有紅光紫霧,以壯天威耳。」進京後半夜聽到十多個小孩唱著:「千里草,何青青!十日上,不得生!」歌聲悲切,董卓再問幕僚這是何意?幕僚依舊正面解讀:「這代表劉氏滅,董氏興的意思。」董卓就在幕僚們這些正面解讀引導下,一步一步走向滅亡之路而不自知。這段故事雖只是傳說而非正史,但對於那些只喜歡聽正面解讀資訊者,足堪為鑑。

 這些年政府喜歡召開全國大會、辦理全球招商、規畫名稱響亮的計畫,然而細數近年大大小小的全國經濟會議、能源會議、工業會議、服務業會議,我們政府儼然已成為全球最會開會的政府。但會開得如此之多,勞民傷財之餘,決策者何曾聽進什麼真話?我們認為,面對今天台灣經濟的困境,決策當局與其年年開大會、訂計畫,倒不如鼓勵公務體系說真話。事實上,這些國家公務體系的成員,最瞭解台灣經濟的問題所在,只是在當前一片說好話的官僚風氣下,沒有多少單位願像國貿局一樣勇於說出真話。

 我們相信,只要最高決策當局願意聽真話,並且以具體行動鼓勵各部會說真話,則公務體系在轉眼之間,就會變成台灣經濟發展的最大助力,而非阻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杰 Jack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