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隻小豬的專業投資決策
【聯合報╱ING證券董事長陳怡芬】
2009.09.06 03:19 am
童話中的三隻小豬,為了躲大野狼跑進三間房子,分別是茅草搭的、木頭蓋的和磚頭砌的房子,只有磚屋沒有被大野狼摧毀,證明堅實的磚瓦是防範危險的解決之道。
真實的財富世界裡,將把金融商品依風險的不同等級,賣給新規範定義「專業投資人」或「非專業投資人」。「專業投資人」簡稱為「專投」,就像「磚頭」,能耐高風險,像用磚頭砌的房子。
根據金管會新出爐的金融法規,「專業投資人」條件嚴格,要同時符合三條件才合格:
第一,能提供新台幣3000萬元以上的財力證明、或單筆投資超過新台幣300萬元的等值外幣、且在金融機構存款及投資往來總資產超過台幣1,500萬元。
第二,要具備充分的金融商品專業知識或交易經驗。
第三,充分了解受託或銷售機構受專業投資人委託投資得免除的責任。
如果無法專業投資人條件者,則屬於「非專業投資人」。
分類的目的,是為了確保對正確的對象銷售金融商品。例如專業投資人購買ETF的類型不設限,但非專業投資人僅限於購買「以投資股票、債券為主且不具槓桿或放空效果的ETF」;專業投資人可購買「BBB級以上」外國公債及公司債,非專業投資人只能購買「A-」級以上商品。購買外國證券化商品,專業投資人購買標的不設限,但非專業投資人不能買「再次證券化」及「合成型證券化」商品。
簡言之,專業投資人幾乎什麼都能買,條件就是要「有錢、懂事、自己負責」。這使得我的同仁們開始認真討論,判斷自己是不是「專業投資人」。結果空有一堆理財證照與操作經驗的金融老兵,即使「懂事、肯負責」,也將敗在「錢不夠」,無法被歸類為「專業投資人」,不能承作特殊類別的金融商品。以資產高低來判斷是否為「專業投資人」,無疑是個盲點!
做為銷售通路的金融機構,必須依規範判斷客戶是否為「專業投資人」,但要讓客戶心甘情願交出3000萬元以上的財力證明已經不容易,還得確認財力證明真實性。如果客戶拿出房屋土地所有權狀或珠寶藝術品,該如何處理?客戶日後是否仍保有如此財力,以繼續在金融商品持續期間面對風險,也是個問號
「專業投資人」(Professional Investor))的分類規範在國際間行之有年,但資格條件鬆緊有別。國內的規範相當嚴格,能更擔保咱這隻小豬的「磚頭」,比香港新加坡的磚頭更耐得住金融大野狼的挑釁。
【2009/09/05 聯合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