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黃杰JACKIE:三角貿易,讓台灣的法人、自然人都有新的策略發展。三角貿易,較傳統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兩頭在外的貿易方式(買、賣方在外)。不過,三角貿易發展至今衍伸問題也頗多,值得細細玩味。


 

看懂經濟學/三角貿易 賺到面子、輸了裡子

國泰金控上周公布今年最新經濟成長率預測為10.08%,是國內各機構最樂觀者,如果預測成真,不僅改寫近21年新高,更可望首度超越中國大陸

數字會說話,但現在看到的高成長卻不代表高就業、高所得。國內經濟表現雖然屢有佳績,但感受不到實質的所得增加。原因就是「三角貿易」的影響。

所謂「三角貿易」是指「台灣接單、海外生產」,以電子業為例,大多數台灣業者早將生產基地設在海外,但企業獲利掛在台灣總公司,計算國內經濟成長時,全數計入海外生產的產值,是讓國內近年經濟表現亮眼的主要功臣之一。

不過,也正由於生產基地在海外,對促進國內就業及改善薪資水準的效果甚小。依照官方2006年的資料顯示,鴻海、華碩、佳世達、廣達、仁寶這五家國內電子大廠,在國內總共雇用了2.3萬人,不到當年度國內企業總雇用人數的0.4%。

雇用人數不多,自然對提升國人薪資水準沒有多大助益。

這種「只有面子,沒有裡子」的三角貿易比重與金額,更因全球化的關係,近年來快速飆升。

2001年國內製造業的「國內接單,海外生產」比率只有17%,2005年正式突破40%,到了今年3月,更首度超過50%。金額方面,三角貿易淨收入已由2001年的68億美元,倍增至2008年的158億美元。去年雖然受到金融海嘯嚴重衝擊,但全年仍有136億美元的水準,今年光是上半年已高達85.2億元,全年數字勢必將再創歷史新高。

三角貿易長期走高的現象是大勢所趨,也更凸顯國人的感受落差。

根據主計處最新資料指出,國內上半年平均經濟成長率出現13%左右的超高表現,但同時期國內上班族的平均薪資卻只有47,392元,依舊沒有回到金融海嘯前47,969元的水準。

而且,在扣除同時期的消費者物價指數漲幅後,國內上班族的實質平均薪資(相當於民眾真正的購買力)約為45,161元,甚至倒退13年、回到民國86年的水準。

超過10年的薪資原地踏步,衍生出國內結構性失業嚴重、貧富差距急遽惡化、民間消費停滯等社會問題,政府大員們,在陶醉於國內經濟成長屢創新高的同時,應該更要思索將「化數據為所得」的具體對策

【2010/09/19 聯合報】

更多諮詢請洽 黃杰JACKIE 顧問 0918-599288、0986-996639

境外公司OBU節稅規劃/國際投資避險節稅規劃/企業顧問諮詢/多角貿易節稅/台灣所得資產節稅規劃/稅務顧問諮詢/稅務課程邀約

更多資訊與分析,請見黃杰境外資訊E報報。訂閱去

【黃杰推薦延伸閱讀】

近期境外公司與OBU常見操作問題研討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杰 Jack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