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黃杰:這類的議題看多了,不知道大家有什麼感想?JACKIE個人是覺得,靠政府的力量與政策只能解決一時,卻不能解決永遠。正如文中所敘,由古至今、中西皆然,問題仍然不斷重複!想真正擺脫這個循環,可能還是得靠自己。至於該怎麼靠自己,咱們下回再討論!

所得分配正義何在?

2011-05-08 工商時報 【于國欽】

 ■唐、宋文人對所得分配不公,頗多感慨,范仲淹寫道:「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裡。」梅堯臣:「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

 ■法國思想家盧梭對貧富不均也曾慨嘆:「社會為富人的巨大財富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護,但卻幾乎不讓窮人靜靜的擁有靠自己雙手建造的茅草屋。」

 台灣的所得分配長久以來都是取五等分位的高、低兩組來比,藉以觀察所得分配的變化,這種比法的好處是讓大家很輕易的就明白貧富之間的差距,但缺點是沒有呈現所得分配的全貌。

 完整的所得分配除了觀察五等分位的頭尾兩組差距之外,也應注意第二、三、四組的變化,以台灣770萬戶家庭而言,五等分位下的每一組約有154萬戶家庭,我們長期以來一直忽略中間這三組家庭約462萬戶的所得分配,事實上,近十年這中間三組的所得差距也正逐漸擴大。

 所得分配 全面惡化

 依據主計處所公布的五等分位所得分配,98年最高所得組的可支配所得是最低所得組的6.34倍,十年前才5.50倍,這項數據經常被各方引用來說明台灣貧富日趨不均,事實上,我們若以次高所得組(第四組)與次低所組(第二組)來比較,也會發現兩者差距的倍數已由十年前的1.8倍升至1.9倍。

 那麼,次低所得家庭(第二組)與最低所得家庭(第一組)之間的所得差距也擴大了嗎?沒錯,也同樣由十年前的1.8倍擴大到如今的1.9倍。非但如此,小康家庭所屬的第三組與次低所得家庭、次高所得家庭與小康家庭,次高所得家庭與最低所得家庭,彼此之間的所得差距也全都擴大了。

 這些資料告訴我們,台灣的所得分配惡化是全面的,以近十年的情況看來,台灣400多萬名基層勞工平均薪資僅微增2%,遠低於白領上班族、軍公教人員薪資成長7%,多數白領上班族及軍公教人員也許不在最高所得組,但總還落在次高所得組(第四組)、小康所得組(第三組)的水準。由此可知,五等分位組間所得差距的擴大,實非偶然。

 其實,國際上衡量所得分配除了五等分位統計之外,還經常使用吉尼係數,這項係數介於0到1之間,數字愈高代表分配愈不平均,一般認為超過0.4即須警戒。吉尼係數可以較週延的衡量所得分配變化的情況,台灣10年前為0.325,如今為0.345,這個數字高於日本0.339,也高於南韓的0.314,顯示台灣的所得分配雖尚未達警戒線,但是較日、韓情況嚴重,已是不容否認的事實。

 底層勞工 處境更艱

 台灣近年來隨著股市、房市炒作加上政府接連調降土增稅、遺贈稅,財富日漸集中於金字塔頂端,這已不是新聞。今天比較令人擔心的是,在金字塔頂端以外、在贏者圈以外的五、六百萬戶家庭之間的所得分配也日趨不均,這意味著底層勞工家庭被邊緣化的情況,一年比一年更嚴重。

 今年以來,政府一直要求企業加薪,迄今白領者或略有所增,藍領者恐如大旱望雲霓而不可得,而軍公教加薪已告拍板,顯而易見的是,這個薪資變化勢將再讓金字塔頂端以外的所得分配更加不均。我們不禁想問這些天天在談居住正義、世代正義的政府高層:台灣的所得分配正義何在?

更多諮詢請洽 黃杰JACKIE 顧問 0918-599288、0986-996639

境外公司OBU稅務規劃/國際投資避險節稅規劃/企業顧問諮詢/多角貿易節稅/台灣所得資產節稅規劃/稅務顧問諮詢/稅務課程邀約

更多資訊與分析,請見黃杰境外資訊E報報。訂閱去

【黃杰推薦延伸閱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黃杰 Jackie 的頭像
    黃杰 Jackie

    黃杰稅務E部落

    黃杰 Jack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