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杰:一晃眼五年又過了,自從九十五年開始實施最低稅負制預備納入海外所得課稅以來,中間幾經波折【海外所得課稅寶劍出鞘】,今年五月份海外所得終要申報,基本精神與條件【國人海外投資必須因應稅制的調整】經媒體與財政部的宣導【海外所得課稅初擬規範】。有關注海外所得課稅動態者,應該都知道了才是。海外所得基本理論簡單【海外所得符四要件須繳稅】,但從其基本理論中牽涉的問題卻很複雜【個人海外所得課徵基本稅額疑義解答】。而重點族群【海外所得 七大風險族群看招】、【科技業員工、高海外所得者以及保戶三大族群加稅提早因應】更是顯而易見的目標啊!
海外所得課稅 五大類躲不掉
今年5月報稅,民眾去年有新台幣100萬元以上的海外所得,就要申報最低稅負。只要經常匯款到國外、或是擁有海外資產曾登上媒體版面等,都是容易被查稅的「高危險族群」,一定要誠實申報。
財稅官員表示,個人結匯金額只要超過台幣50萬元,中央銀行將一律列冊交給全台5區國稅局查稅,像是個人投資雙元貨幣等投資收益或匯兌收入、贈與財產給海外親友等,都會被列管調查。
今年首度開徵個人海外所得納入最低稅負,有民眾認為國稅局掌握不到海外所得,因此有賭賭看的心態;不過,如果你有大筆海外資產,或是所得,又符合以下5種條件,就會成為被國稅局查到稅的高風險族群,不要因小失大。
高風險族群:
一是經常匯款到國外的人,原因很簡單,因為國稅局可以從央行提供的結匯資料,掌握民眾的資金進出情況。
此外,近來許多台商回台上市,不過,有的台商早期進行海外投資,可能不是經由合法管道出去,國稅局掌握不到;但是,如果這些台商在海外投資的公司掛牌,只要持股轉讓或是獲配股利,國稅局可輕易從公開資訊掌握這些人的海外所得。
至於過去曾經被國稅局調查遺產稅或贈與稅的民眾,而且其中還有海外資產,由於已經是「列管戶」,被追查海外所得的風險也很高。陳惠鈴也提醒,擁有海外資產的知名人士、而且還登上媒體版面,也得小心被國稅局鎖定。
國稅局官員提醒,要申報最低稅負的項目有6大類,包括:綜合所得淨額、受益人與要保人非同一人的壽險及年金險給付、未上市(櫃)公司股票交易所得、非現金捐贈扣除額、員工分紅配股的時價與面額差額部分、以及海外所得;合計若超過600萬元(資料更新:目前是670萬),,要繳納20%的最低稅負。
【2011/02/23 聯合報】
更多諮詢請洽 黃杰JACKIE 顧問 0918-599288
境外公司OBU節稅規劃/國際投資避險節稅規劃/企業顧問諮詢/多角貿易節稅/台灣所得資產節稅規劃/稅務顧問諮詢/稅務課程邀約
誠摯邀請您,相關資訊也歡迎訂閱參考。【黃杰Jackie謝謝您】
① 黃杰稅務e部落追蹤推播訊息 ADD TELEGRAM GROUP.
② 黃杰稅務e部落加為好友與追蹤訊息。ADD OFFICIAL LINE
④ 新電子報訂閱
更多資訊與分析,請見黃杰境外資訊E報報。訂閱去
【黃杰推薦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