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應協助大陸台商建起「社會防火牆」

2010-06-06 工商時報 【本報訊】

     鴻海富士康深圳廠發生的員工接連跳樓自殺事件,目前仍受到兩岸社會各界議論紛紛之中,且各方對此探討的面向越來越多,從台資企業的勞工管理問題,討論到大陸社會新一代勞工的心態、大陸加工出口產業的前途,乃至於大陸經濟結構調整的必要性等等。無論造成之影響如何,我們最不願看到的,是這件事之可能被大陸社會導引到「挑剔台商」、「反對台商」的層面。萬一這樣的情況發生,那不但對台商不公平,也將是兩岸經貿發展的大災難

     我們之所以有這樣的憂慮,是鑒於富士康該不幸事件被傳開後,大陸的網路族當頭就發出一些「針對性」、「批判性」很強烈的言論,其中以評說富士康是「血汗工廠」之講法,最為聳人聽聞。尤其在富士康事件被傳播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大陸社會各界對此的議論,雖不乏理性成分,但似乎也有一部份人,在藉機對台商發洩情緒。後一種情況,如果被匯流起來,那就會積非成是,造成「曾參殺人」的後果。

     此事件也讓人聯想到,近期以來台商在大陸被當地媒體、網路「抓包」的情況,似有顯著增加之勢。例如有台商生產的食品,僅是衛生初檢不通過,就被媒體大肆報導,後來該台商事主提請北京的中央級機構複驗,證明沒有問題,因而推翻了初檢的結果。但因早已被錯報,其商譽損失極大,實在非常冤枉。其它還有台商被抓「產品生產廠別標示不準確」、「產品抽獎名實不符」等等,不一而足,但大都是小事情被有意擴大。除此之外,尚可以明顯察覺到,最近大陸種種對各類廠商的「形象調查」、「就業族喜愛度調查」等民調報告中,台商評價不再像以往的耀眼。看來大陸有些民眾對台商「很有意見」

     總的觀察,近年台商在大陸的處境,的確有些「動輒得咎」的意味。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首先應是台商紛紛轉向攻占大陸內銷市場,與當地企業間的競爭態勢升高,也與當地社會有了更多利益糾葛。其次,過去部份台商在面對大陸較差的社會經濟環境時,未守住「韜光養晦」的信條,給當地人的感覺是「姿態較高」,這也造成部份大陸民眾「心理對台商有氣」。時至今日,台商相對於當地企業原有的財力優勢被拉平了,甚至當地企業展現後來居上氣勢,致使大陸社會部份較情緒化的人,開始有了「挫挫台商銳氣」的思想與行動。

     幸好,現在兩岸關係良好,雙方當局溝通順暢,使台商尚能從政策面得到相當大的保護與支持。但大陸社會越來越嚴格檢驗台商的態勢,此一情勢仍不可掉以輕心。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是儘速為大陸台商建立一道「社會防火牆」,使台商得以免除當地部份民眾的情緒性干擾。

     建造這道防火牆的方法,第一是強化法律防線,使台商先在法律上站得住腳。為此,兩岸當局應合作建立一套有系統的法律諮詢顧問機制,為大陸台商提供方便易得的法律指引與後援。這是台商最好的護身符。

     其次,相關各方要細心重塑台商的形象,不要誤導大陸民眾對台商的評價。過去兩岸社會輿論,總是習於把大陸台商形容為恣意玩樂之徒,今日則動不動強調「台商腰纏萬貫,衣錦還鄉,回台搶購豪宅,炒作房地產」。如此逐漸被塑造的「財大氣粗」形象,一定會加重大陸社會部份人對台商的情緒反彈。事實上,大多數台商都不是那樣的人。

     當然,台商並非完美,他們本身也有很多需要檢討改進的地方。就拿富士康的生產模式來說,過度集中的工人,過於單調的作業模式,過於淡漠的宿舍人際關係,這些都必須儘快作結構性的調整。雖然富士康廠方給工人的待遇福利不差,廠裡設施也已考量到工人休閑調劑的需要,但大陸社會思潮整個變了,似乎再難寬容這種較缺乏「個性與創意」的傳統生產方式。其並非富士康獨有,其他同樣的中外資加工廠在大陸仍多得是。但富士康可以總結教訓,起而率先調整,為整個行業起示範作用。這也可以杜大陸社會的悠悠之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杰 Jack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