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出口黑心貨 當心進黑名單
【經濟日報╱記者林安妮/綜合報導】

2009.08.03 05:34 am

大陸本月起實施新的「出口工業產品企業分類管理辦法」,企業若生產信用不佳,恐被打入黑名單,將影響產品出貨速度。圖為廈門港。
新華社

大陸國家質檢總局本月起實施新的「出口工業產品企業分類管理辦法」,凡企業生產信用不佳,出口產品經常被預警、索賠、退貨、投訴,或是產品本身具備危險性,當心被打入黑名單、延遲產品出貨速度。

大陸海關和國家質檢總局過去常制定各種出口產品管理標準,例如海關行之有年的紅黑名單制度,只要企業被列入紅名單,出口速度總能比別人快一著,例如:富士康、廣達等電子業台商,過去都常因為關務表現優異,列入快速通道內。

大陸國家質檢總局最新實施的這項措施,是綜合過去管理經驗,推出的新方法,主要是根據出口企業的信用、品質保證能力和產品品質狀況,對企業進行分類,同時還結合產品風險分級,針對不同類別企業,採取不同的檢驗監管方式。

近期,大陸各地檢驗檢疫機構,就會針對轄區內的出口企業進行分類,評比標準包括:企業信用、生產條件、檢測能力、人員素質、原材料供應方管理能力、出口產品被預警、索賠、退貨及投訴情況、產品追溯能力和品質管制體系等。

在產品風險分級方面,各地檢驗檢疫局將主要是根據產品特性、質量數據、敏感因數,將產品分為高風險、較高風險、一般風險三個等級。

該評比在考核出口企業自身表現,和出口產品風險等級兩項指標後,將根據企業得分優劣程度,將企業分為一到四類,每期管理期限是三年,被評定為第一和第四類的企業,必須經過直屬檢驗檢疫局審核;首次出口生產企業在接受評級時,則是直接列入第三類企業管理。

四類企業直接對應的,就是五種不同的監管方式,凡列入「特別監管」者,企業出口的全部工業產品都將實施全數檢驗;「嚴密監管」是逐批檢驗;「一般監管」是抽批檢驗;「驗證監管」是必要時才實施抽批檢驗,最佳的「信用監管」方式,則是實施常規的監督檢查。

【2009/08/03 經濟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黃杰 Jackie 的頭像
    黃杰 Jackie

    黃杰稅務E部落

    黃杰 Jack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