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社論-不宜樂觀解讀國內的貧窮現象

本報訊

     本報日前報導國內貧窮家庭近11萬戶創歷史新高,內政部社會司本週一發布新聞表示:「造成低收入戶數增加的原因很多,其中尤以政府修法效應及審查門檻放寬為其最主要原因,低收入戶的增加不一定是貧窮現象的惡化,而應正面解讀為政府福利效益擴大的具體表現。」

     內政部這番說詞,實在令人瞠目結舌。如果落在貧窮線以下的人口增多,都可以解釋成政府德澤四海,那麼物價上揚也可以解讀為商家獲利增加,海外生產比提高則可視為全球佈局的一大勝利,房價飆漲同樣可以看作國內景氣欣欣向榮,甚至連貧富差距擴大都可以視為自由化的典範。但這樣的解讀有意義嗎?

     零售市場漲價,商家自然可以多賺一些,但相較於商家的獲利,其所可能造成的通膨壓力豈能等閒視之?海外生產比提高,雖意味著企業善於運用海外資源而獲利,但這同時也代表國內就業機會流失,豈能不令人憂慮?而房價飆漲,建商固然日進斗金,但民眾的權益被置於何地?至於貧富差距擴大雖是自由化的結果,惟其所帶來的社會成本,極為可懼。

     政府官員們在解讀經濟指標時,絕不能盲目的樂觀,一味朝好的角度解釋,這樣的解讀勢將使得決策高層難以洞察真相,從而做出錯誤的決策。今年第2季落在貧窮線以下家庭升至10.8萬戶,較去年同期增加近1萬戶,無論怎麼說,都是一項嚴重的警訊,但內政部卻以民國94年及97年社會救助法修法放寬審核標準加以解釋,進而認為這不一定是貧窮現象的惡化。但試想,審核標準放寬的時間既是在97年初,這代表自97~99年的審核標準是相同的,是以近三年低收入家庭及人口的快速增加,豈能解讀為修法效應所致?。

     內政部又說,近年貧窮家庭會增加,是因為貧窮線的界定標準之一的「最低生活費」逐年提高所致。事實上,近五年不論是台灣省、台北市或高雄市的最低生活費調整幅度不大。以台灣省而言,近三年根本沒調升,而台北市反而由96年的14,881元調降至14,614元;至於高雄市,近四年也僅由10,780元微調至11,309元。由此看來,硬把這些年來貧窮家庭的增加扯上最低生活費的調升,實在太過牽強!

     內政部最後還以界定貧窮線的另一標準「不動產限額」在99年放寬,據此認為此一放寬,擴大了低收入戶適用的範圍。我們不知道這一放寬到底使得多少家庭從貧窮線以外,落至貧窮線以內,但從歷年資料可以瞭解,在沒有放寬「不動產限額」之前,台灣的貧窮家庭早已呈現逐年上升,並且10年間增加了4萬戶。持平而論,所增加的4萬戶確有小部分是來自內政部所說的放寬門檻等修法效應,但恐怕有更大的比例是來自經濟結構的變化。內政部忽略了經濟層面的影響,而以社會福利的角度進行正面解讀,如此豈不讓政府失去了一次徹底反省產業政策、教育政策,勞工政策的機會?

     其實,有關貧窮家庭增加、貧富差距擴大的情況,不只是顯現在內政部的低收入家庭統計上,包括行政院主計處的家庭收支調查、財稅資料中心的稅檔資料,皆顯示相關類似訊息。例如依家庭收支調查,家庭所得總額一年不滿20萬元的戶數,已由95年的10.0萬戶增加到97年的10.4萬戶。若依五等分位觀察,所得最低的第一等分位家庭於86年的可支配所得還有31萬元,97年已降至30萬元,12年來不增反減;而在未經政府移轉收支前五等分位的所得差距,於97年已升至7.7倍,比86年的6.2倍明顯擴大。看看這些資料,政府主管官員還能理直氣壯說:低收入戶的增加不是貧窮現象的惡化嗎?還好意思說:低收入戶增加是福利效益擴大的具體表現嗎?

     觀察台灣這些年的經濟結構,可以發現台灣的貧窮問題正逐漸惡化,貧富差距日趨嚴重。根據97年低收入戶生活狀況調查結果,這些落在貧窮線以下家庭人口近7成是國中以下學歷,只有6%具有大學學歷;進一步觀察,他們並非無工可作,但卻有5成是從事非典型工作。看看他們的學歷及工作環境,就可以知道,若政府不提出社福之外的對策,這些家庭註定是要落在貧窮的循環裡。更令人憂心的是,隨著台灣社會非典型僱用的快速成長,工作貧窮問題勢將更趨嚴重。此時此刻,內政部發布新聞樂觀解讀台灣貧窮的現象,實非所宜。

     我們認為,一個只會正面解讀數字,不會反向思考的文官文化,乃是造成政府施政停滯不前的根本原因。這個文化必須儘早革除,否則談什麼黃金十年、國際招商,終究只是海市蜃樓

工商時報  2010.08.1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杰 Jack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