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杰:OBU原就屬於台商資金調度的一個管道,再越來越多出口型台商轉成內銷型台商後,自然對OBU的需求會驟減。想吸引更多台商應用,有賴政府開放更多利多。
行庫西進 OBU功能恐萎縮
銀行業者評估,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對大陸台商而言,短期內尚有利率較低等優惠,但隨著愈來愈多台資銀行在大陸設分行,OBU的功能也將面臨萎縮。
在兩岸金融市場管制時期,大陸台商只能透過OBU管道向國銀融資,OBU成為台商資金調度中心,隨著土銀、一銀、彰銀及合庫等四家台資銀行大陸分行即將開業,將來OBU功能會否被取代,備受關注。
行庫主管分析,由於OBU利率比照台灣,因此較大陸為低,初期台資企業仍會透過OBU向銀行借款。
行庫主管解釋,大陸存放利差大,約3個百分點,融資利率加碼點數高,因此在開放初期,大型台商為了省錢,還是想透過OBU融資。可是議價能力較弱的中小企業,可能被已登陸的銀行要求,必須透過大陸分行端融資,採用當地利率水準。
銀行主管說,等台資銀行相繼登陸之後,OBU的優勢也將逐步消失,台資銀行大陸分行會逐步要求大陸台商直接在當地與台資銀行大陸分行往來,屆時OBU就會面臨考驗。
尤其是台資銀行大陸分行可以承作人民幣業務後,由於OBU 無法提供人民幣授信業務,大陸台商與大陸分行直接往來也較便利。
行庫主管研判,金管會研議放寬OBU對大陸企業授信限制,除了因應國銀登陸設分行外,或許也希望幫國銀打開另一扇門,讓國銀有機會接觸到大陸企業。只是,陸資多半和陸銀往來,外資則和外銀接觸,國銀想透過此管道和這些陸企建立關係,難度極高。
【2010/09/27 經濟日報】
更多諮詢請洽 黃杰JACKIE 顧問 0918-599288、0986-996639
境外公司OBU節稅規劃/國際投資避險節稅規劃/企業顧問諮詢/多角貿易節稅/台灣所得資產節稅規劃/稅務顧問諮詢/稅務課程邀約
更多資訊與分析,請見黃杰境外資訊E報報。訂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