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杰:這篇文章十分有趣,可以啟發我們的思考......

港股筆記/挑戰壟斷性品牌 先掂掂斤兩

近日筆者在想為什麼全球時裝行業可以容納那麼多的品牌,但是全球的體育用品行業卻出現寡頭壟斷,給Nike及Adidas占領了大部分市場。公司本身能力高不高當然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不過筆者認為產品性質才是引導了這個寡頭壟斷出現的主要原因,如手袋市場,不同品牌的,價格可以差別幾十倍,從千元去到10萬元以上都可以,歸根究底因它存在了可炫耀這因素。

一個愛馬士的包跟一個LV的包,在手工及用料上的確是存在差別,但是它們的分別真的如價錢差別一樣,達到五、六倍嗎?絕對不是的,只是這兩個價錢能夠讓人分辨出持有者身份的不同。

因為產品可以代表持有者的身份,高檔品牌就只會集中做高價產品,以免影響品牌價值,這樣就保留了空間給另一些中檔及低檔品牌。但是體育用品卻不太存在炫耀性,如籃球鞋,市面上最貴的正式零售價都可能為大約1,500港元,一般人都買得起,所以製造不了代表身份這個功能。故此對於Nike及Adidas來說,他們的產品可以橫跨整個低、中、高端市場,從300元的一對籃球鞋到1,500元的都有它們的產品,導致了整個行業出現寡頭壟斷的情況。

Nike是美國公司,Adidas是德國公司,它們的成功跟他們的國家體育發展很有關係的,美國是籃球強國,德國是足球強國,兩樣都是全世界最普及的運動,故此兩個品牌一路發展下來,就是藉著自己國家的體育強項來攻破全世界的體育用品市場。

如果中國體育用品股參照這個發展模式,想在世界占一席位,一就是中國要成為籃球或足球強國,這樣就可以把中國品牌帶去國際。二就是最普及的運動種類轉型到中國的強項。

兩種改變比較下,第一種發生的可能性比較大,以籃球為例,中國已經先後出了幾個能夠打全球最高水平的NBA。但是這亦產生另一個問題,就是中國籃球的強大暫時只限於個人,而不是代表性強很多的中國隊,再加上那些個體亦選擇了代言外國品牌,故此暫時來說,對於推動中國品牌幫助並不大。

另外一個可能性就是普及運動種類轉型,除非是人類的生活空間及習慣大幅改變,不然筆者認為這個更加不可能。

大陸國內體育用品品牌在難以國際化的情況下,被迫留在國內市場競爭,現在可幸的是國內三、四線城市消費力還在日增上升,它們品牌不至於一下子給Nike及Adidas打垮,馬上消失。不過他們應該要意識到,如果他們還不趁機在策略或風格上出現改變,如PUMA般改變衣著的風格,一旦到了國內大部分人都買得起Nike及Adidas最便宜的那一對波鞋時,他們就會變得完全沒有競爭優勢了。

【2012/06/24 經濟日報】

更多諮詢請洽 黃杰JACKIE 顧問 0918-5992880918-577955

境外公司OBU稅務規劃/國際投資避險節稅規劃/企業顧問諮詢/多角貿易節稅/台灣所得資產節稅規劃/稅務顧問諮詢/稅務課程邀約

更多資訊與分析,請見黃杰境外資訊E報報。訂閱去

黃杰的Google+請加我

【黃杰推薦延伸閱讀】 

LINE JACKIE

arrow
arrow

    黃杰 Jack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