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規定銀行保密 起因防納粹奪資金?

 

‧尼可拉斯.謝森 2011/10/01

今天有一個普遍流傳的故事指出,瑞士訂定銀行保密規定,目的是為了防止德國猶太人的資金遭到納粹奪取。這種迷思起源於一九六六年瑞士信託機構(今天的瑞士信貸銀行)的一份報告;從此以後,瑞士銀行家全力發揮這種說法。

【前言】

每年由於避稅所喪失的稅賦所得高達二千五百億美元,是全球處理開發中國家貧窮問題全部預算的二至三倍!

本書將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人們的避稅手法開始介紹,並且一步步帶領你發掘這些避稅天堂的演化過程,以及政府、企業甚至個人之間如何透過避稅天堂的法規,與巧妙邪惡的手法規避納稅。透過作者深入的探訪與介紹,你將看見這套龐大的系統如何運作,以及它將對各國政府、銀行、企業,甚至一般納稅人們造成多麼龐大的金融重擔!

瑞士是歐洲最古老的秘密轄區

一九三二年十月二十六早上十點四分,巴黎警方的小組進入香榭大道一棟精美的房子裡,突擊檢查瑞士巴塞爾商業銀行毫不起眼的巴黎分行。警方很快就發現,他們掌握的資訊─該行高階行員密報的一千三百位避稅客戶名單─正確無誤。警方在會客室裡,發現有幾個人一共帶了超過二十萬法郎的現金。調查擴大後,嫌犯名單增加到二千人,其中包括法國最富有、地位最崇高的人。

突擊檢查兩周後,拿到該行客戶名單的社會黨議員費邊.歐泊丁(Fabien Albertin)在國會激烈的辯論中,面對同僚要求「公布名字!公布名字!」的呼喊,像讓人心癢難熬的脫衣舞者一樣,表演了一段政治脫衣舞。他表示,名單上有兩位主教、十幾位將軍、軍方的審計長、三位參議員、幾位前部長,加上包括標緻汽車創辦人普求(Peugeot)家族在內的重要工業家,《費加洛報》的右派老闆,以及該報的對手《早報》的老闆。另外還有五家瑞士銀行涉及本案。他估計,法國每年因此損失四十億法郎,以當時的幣值來說,的確是驚人的金額。一位共黨國會議員把逃稅富人得到的寬大待遇,拿來對照一位小商人因為詐騙法國社會福利制度、入獄服刑三年的案例。

一九二0年代,魏斯泰兄弟擬定自己的稅務招數時,瑞士銀行家極為厚顏無恥的宣傳自己「極度慎重」,以至於瑞士外交部長擔心遭到報復,敦促銀行淡化這種宣傳。歐洲各國政府不但煩惱稅收損失,也煩惱德國資金逃到瑞士,破壞德國清償凡爾賽和約規定的第一次世界大戰賠款。

但是這次的新醜聞不同,這時正是大蕭條期間,法國準備實施厲行節儉的預算,公眾的心情不快,巴黎三十八位調查法官全都收到命令,要起訴名單中的人,法國財政部長承諾「政府要用一切手段」,打擊逃稅。法國每一次要求瑞士合作,都遭到瑞士拒絕,瑞士一份秘密的官方文件指出,「在司法上和法國調查人員合作,絕對不符合我們的利益,對我們銀行爭取外國存款的龐大業務,可能有很不利的影響。」但是法國以不合作為由,把巴塞爾商業銀行兩位主管關起來後,瑞士和瑞士的銀行家開始行動。

首先,瑞士媒體出現一大堆文章,強調法國警方的高壓手段,忽視法國在緊縮期間的逃稅問題,並且把瑞士說成是其他大國政府欺淩的受害者。瑞士報紙宣稱,這是針對瑞士的攻擊,而且是「真正名副其實的仇恨運動,今天美國當局當場抓到瑞士銀行員工協助美國富人逃稅後,瑞士報紙上的大標題幾乎和當時完全一模一樣。

接著發生的事情很重要,今天有一個普遍流傳的故事指出,瑞士訂定銀行保密規定,目的是為了防止德國猶太人的資金遭到納粹奪取。這種迷思起源於一九六六年瑞士信託機構(今天的瑞士信貸銀行)的一份報告;從此以後,瑞士銀行家全力發揮這種說法。當時和瑞士談判新租稅條約的美國官員,還提出過正式抗議,表示對別人一再拿銀行保密最初是為了保護猶太人資金的虛假說法不滿。一九七0年三月,瑞士聯邦會議的報告正式認可這個故事,到了一九七七年,一位曾經擔任日內瓦報紙編輯的作者寫了一本可怕的書,用令人難以置信的故事,支持這種說法,說蓋世太保的間諜滲透到瑞士,探查猶太人的銀行存款細節。問題是這個故事並非事實。大蕭條期間,瑞士農人與工人運動從一九三一年開始,要求加強控制銀行,銀行擔心國家檢查到當時為止仍然受銀行嚴密控制的金融領域,導致秘密外洩,因此極力要求制定新法,規定違反瑞士銀行保密原則是刑事犯罪。一九三一年八月,影響力極大的右派日報《蘇黎世新報》針對政府對銀行的監督,攻擊政府,一九三二年二月,一位最高階銀行家交給政府一份立法草案,其中有一條條文規定,違反銀行保密原則是刑事犯罪。但是當年十月法國爆發的醜聞才真正刺激瑞士政府採取行動,研擬新的銀行法,而且在一九三三年二月,希特勒上台才十八天後,準備好官方的法案草案,這時離希特勒鞏固德國政權、甚至控制德國所有情報機構還很久。一九三四年,瑞士的銀行法立法完成,首次規定違反銀行保密原則是刑事犯罪,可以處以罰款與徒刑,內容幾乎跟當初的草案沒有不同。德國一直到一九三六年,才規定擁有外國帳戶未向第三帝國申報得處以死刑。連瑞士銀行公會都沒有任何記錄,證明蓋世太保間諜曾經潛入瑞士,打聽和猶太人資金有關的情報。

瑞士銀行保密原則起源於關心德國猶太人福祉的故事是神話,大家卻普遍認為這個神話是事實。金融作家尼古拉斯.費斯(Nicholas Faith)寫道,「這個神話讓處境艱難的瑞士獲得著力點,可以在別人指責他們窩藏每一個國家的每一種罪犯時,用道德大旗,把自己安全的包裹起來。」

保密在瑞士歷史上的根源很悠久、很深遠。洛桑大學現代史教授塞巴斯廷.桂斯(Sébastien Guex)解釋說:「瑞士很可能是最古老、最堅強的避稅天堂,開曼群島和巴哈馬群島是倫敦的副產品,沒有真正的主權。瑞士不止是美國富人的保險箱;瑞士會變成避稅天堂,是以強而有力的悠久傳統為基礎,這種傳統可以回溯到七世紀,和三十或四十個家庭的策略有關。如果你屬於其中一個家庭,那麼你就是其中一分子。這種情形的影響就是金融獨立。」

好多個世紀以來,瑞士建立龐大的自立山谷社區,使外國軍隊無法控制,瑞士也變成由深谷分割、關係鬆散自立單位構成的國家。瑞士大致可以分成四個語言區:說德語的多數人以蘇黎世為中心,住在中部與東部;說法語的少數住在以日內瓦為中心的西部;相當少數的義大利語族裔集中在南部的盧加諾;說羅曼斯語的最少數大都住在東部的農村地區。在這些分隔之上,還有州與社區、新教徒與天主教徒、甚至不同意識形態之間的區別。

瑞士用兩種方法處理這種區隔,第一種方法是在外國衝突中保持中立,例如,法國與德國作戰時,瑞士如果選邊站,可能造成說法語和說德語的瑞士人對立,導致內戰。瑞士的中立傳統可以回溯好幾個世紀,而且在一八一五年的維也納會議中,得到歐洲各國的正式承認。瑞士處理內部分裂的另一個方法,是創造極為分權、極為複雜的政治制度與直接民主,賦予地方單位大權。經常性的公投使瑞士憲法不斷演變,走在民眾不安之前一步。歷史學家約納山.史坦伯格(Jonathan Steinberg)解釋說,瑞士「相信總是可以找到政治妥協或憲政機制,迴避既有的困難。瑞士歷史悠久,又正好躲過現代的中央集權潮流,有點像熬過集權化現代國家的興衰、繼續生存下來的神聖羅馬帝國。」

在這種極為分權的結構中,國家政府大約只得到總稅收的三分之一;其餘大致由二十六州與二千七百五十多個市平分。這種結構進而創造了另一種境外動力:州與州之間競相降低稅率,導致稅負不斷降低,今天這種稅負和保密配合在一起,吸引了世界若干最大的企業。例如湖畔風景如畫的祖格州(Zug)吸引了二萬七千家公司─大約每四個居民就有一家公司。多國公司的經濟力量遠超過各州,對地方議員的影響力很大。泰科電子公司(Tyco Electronics)高級職員普利斯卡.羅斯利(Priska Roesli)解釋說:「這個州太小,你隨時可以見到主管官員。」泰科電子設在臨近的沙夫豪森州(Schaffhausen),公司從百慕達遷來這裡後,和州談判,訂出自己適用的特別稅率。

但是瑞士也有別的東西讓金融資本家安心。瑞士政治是以瑞士人所說的「調和一致」為基礎:基本上,這個名詞的意思是不同派系之間談判出來的協議。統治瑞士的聯邦會議由七個人組成,他們代表不同的黨派,但是總是必須支持超越本黨利益的集體意志。因此使其他國家政治生色、以反對為基礎的民主制度折衝,在這裡卻罕見的讓人奇怪:政客其實沒有多少不同意的權力。因此,雖然社會黨長久以來反對銀行保密原則,擔任聯邦會議成員的社會黨領袖卻必須遵守官方路線,支持銀行保密。黨領袖在公共場合中,都會說類似「對,噢,但是…」之類的婉轉說法,這種情形削弱了反對力量。近年來,多話的反移民右派瑞士人民黨崛起,的確破壞了調和一致,但是瑞士人民黨大力支持銀行保密。

金融資本家可以信任瑞士不會自找麻煩,更好的是,瑞士的政治設計創造了令人安心的另一種層次團結。史坦伯格解釋說,瑞士社區起源於自由農或都市工會,「穩重的令人稱奇,有點像小孩怎麼推都會彈起來的不倒翁洋娃娃,重心在底部,社區有一種好比安頓點的深層平衡,社會和政治秩序通常都會回歸這一點。」瑞士也沒有多少勞工階級騷動的傳統,瑞士多山,地形使經濟結構支離破碎,因此像紡織這樣的產業,都是沿著推動紡織廠的山地河流分散設立,表示紡織業是由小型專業化的單位構成,工人散居各地,很難形成具有自主意識的好戰勞工階級。這點加上體制具有調和可能衝突的能力,有助於說明為什麼瑞士的財富分配在先進國家中最不平等,社會卻能夠容忍。短期內,瑞士不可能發生人民革命。這點正是世界金融家喜歡這裡的原因。

 

(本文轉載自尼可拉斯.謝森新書《大逃稅》,由商周出版)

更多諮詢請洽 黃杰JACKIE 顧問 0918-599288、0986-996639

境外公司OBU稅務規劃/國際投資避險節稅規劃/企業顧問諮詢/多角貿易節稅/台灣所得資產節稅規劃/稅務顧問諮詢/稅務課程邀約

更多資訊與分析,請見黃杰境外資訊E報報。訂閱去

黃杰的Google+請加我

【黃杰推薦延伸閱讀】


 

arrow
arrow

    黃杰 Jack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